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石牌镇各村社区地名由来历史沿革(石牌片区)

[复制链接]
芦苇飞雪 发表于 2024-10-28 08: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牌社区1950年属居民委员会;1958年居民下放,分属居民委员会、农业社;1961年分属居民委员会、荆台大队;2002年12月由荆台村和石牌镇居民委员会联合组建,成立石牌社区居民委员会,机构沿用至今。
王龙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石牌镇管辖,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王龙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胜利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和平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称石牌区王龙人民公社和平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和平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历史人物王龙得名王龙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王龙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王龙村村民委员会
马祠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石牌镇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王龙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联兴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联丰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王龙人民公社瑞丰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瑞丰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马祠得名马祠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马祠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马祠村村民委员会沿用。
蔡台村
地名由来:
相从江西迁徙蔡氏三兄弟在此落户,筑台建房,繁衍生息,蔡台由此得名。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王龙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四合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四合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王龙人民公社四合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四合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蔡大土地庙得名蔡台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蔡台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蔡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真武村
地名由来:
传说:青龙、白虎、玄武、朱雀为四方之神兽。东汉时,石牌子沿江居民为防水怪,出资兴建真武(玄武)庙,供奉真武大帝之神位。因真武主管水域,愿望他除水怪降妖,让人民免受水灾之苦,保一方平安。以真武庙得名真武村
历史沿革:
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唐滩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华山社;1958年为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同心大队;1961年为石牌区王龙人民公社同心大队;1975年为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同心大队;1980年为真武大队;1984年改真武村村民委员会。
唐滩村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唐滩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同升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红升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王龙人民公社红升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红升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唐家滩得名唐滩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唐滩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唐滩村村民委员会
31曾台村
地名由来:
历史上曾姓居民在此垒基筑台建设家园,人们便称之为曾家台,故名曾台。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唐滩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山河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唐滩管理区三合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王龙人民公社三合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三合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曾家台得名曾台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曾台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曾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32姚台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唐滩乡;1956年取名淮海社;1958年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淮海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王龙人民公社淮海大队;1975年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王龙管理区淮海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姚家台得名姚台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姚台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称石牌镇姚台村村民委员会沿用。。
33邹巷村
地名由来:
相唐朝时期一邹姓人家在此定居,繁衍生息,逐渐形成居民点,且居民住房均为对面而居,中间成为街巷,人们称之为邹家巷。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中合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明星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欧亚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李集人民公社欧亚大队,1975年改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欧亚大队;1980年改称邹巷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邹巷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称石牌镇邹巷村村民委员会。
34曹嘴村
地名由来:
明朝一曹姓人家在山头定居,形成居民点,故名曹家嘴。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杨集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名联兴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双合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李集人民公社双一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双一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曹嘴得名曹嘴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曹嘴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曹嘴村村民委员会沿用。

35杨祠村
地名由来:
明朝年间,杨氏家族为祭祀祖先在此建起祠堂,上世纪80年代,将村名命名为杨祠村村民委员会。
历史沿革:
1936年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1946年属石牌镇管辖,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中合乡;1956年名新洲社;1958年属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双合大队;1961年属石牌区李集人民公社双二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双二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杨祠得名杨祠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杨祠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属石牌镇杨祠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36刘埂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中合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锐光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锐光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李集人民公社锐光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锐光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刘家埂自然村而更名刘埂大队;1984年更名刘埂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刘埂村村民委员会。
37李集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中合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东旭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东旭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李集人民公社东旭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东旭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李家集得名李集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李集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李集村村民委员会。
关庙村
地名由来:
此地历史上修有一座关帝庙,1958年毁掉,1980年地名普查时定名关庙。
荣誉排行: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关庙村为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滨汉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石牌镇管辖;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中合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金河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金河大队;1961年称石牌区李集人民公社金河大队;1964年金河大队一分为二,分出后改名金滩大队;1975年称石牌人民公社李集管理区金滩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关庙得名关庙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关庙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称石牌镇关庙村村民委员会
39黄金村
地名由来:
相传明朝,中国大富豪沈万山之子沈狗,在家业败落后,拿着金碗到穷苦农家去讨米,所到之户不给米饭,并说:“你拿个金碗讨米,我的家产都抵不上你的碗值钱。”沈狗听后很恼火,把讨米金碗甩在垱里了,故名“黄金垱”。黄金村村名由黄金垱演变而来。
沈万三,本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湖州路乌程县南浔镇(今浙江湖州南浔)人,祖上迁居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东蔡村。民间传说沈万三致富的原因是因为“聚宝盆”,说沈氏获得了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
荣誉排行:
2021年2月,湖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命名黄金村为2020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环石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石牌镇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第六区(石牌)石牌镇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幸福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属石牌人民公社雨霖管理区幸福大队第一至三生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属石牌区雨霖人民公社幸福大队第一至三生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属贺集人民公社雨霖管理区幸福大队第一至三生产队;1980年以村域内乐堤得名乐堤大队第一至三生产队;1984年由贺集区划入石牌区,以域内黄金垱命名黄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黄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40乐堤村
地名由来:
此地居民大多乐姓,其村境内有多处防御抗洪大堤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乐堤村为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村。
文化旅游:
乐堤城址
乐堤城址位于钟祥石牌镇乐堤村荆台西500米,面积约为225万平方米。四面有土城,城垣残高1.5—4米,宽10—20米。护城河宽6—8米。土城东称熊堤,西称乐堤,南称南堤,北做成台渠。城内有大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环石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石牌镇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鲁庙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幸福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雨霖管理区幸福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雨霖人民公社幸福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贺集人民公社雨霖管理区幸福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乐家堤得名乐堤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命名为乐堤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贺集乡乐堤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贺集乡撤销整体并入石牌,改称石牌镇乐堤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41三喜村
地名由来:
1956年,以一喜党的领导好,二喜组织起来走农业生产合作化道路,三喜人民翻身当家作主,得名“三喜”。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环石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南湖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三喜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团结管理区三喜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南湖人民公社三喜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南湖管理区三喜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三喜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三喜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42 红金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环石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殷浲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金巷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团结管理区金河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南湖人民公社金河大队;1964年金河大队一分为二,分出后村内金巷改名红金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南湖管理区红金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红金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红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郐坡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郐坡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郐坡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43耿巷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环石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殷浲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殷浲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团结管理区红岭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南湖人民公社红岭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南湖管理区红岭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耿家巷得名耿巷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耿巷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耿巷村村民委员会沿用。
44红金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国民党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环石乡管辖,下设保甲制;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国民党钟祥县石牌镇管辖,下设保甲制;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殷浲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金巷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团结管理区金河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南湖人民公社金河大队;1964年金河大队一分为二,分出后村内金巷改名红金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南湖管理区红金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红金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红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郐坡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郐坡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郐坡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45郐坡村
地名由来:
以东郐坡和西郐坡为中心,故命名为郐坡村。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属钟祥县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民有乡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瓦瓷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胜利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幸福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瓦瓷人民公社郐坡大队
46瓦瓷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属钟祥县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民有乡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瓦瓷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窑兴一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工农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瓦瓷人民公社工农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工农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瓦瓷滩得名瓦瓷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瓦瓷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瓦瓷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47官堤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属钟祥县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民有乡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冉庵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官堤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官堤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瓦瓷人民公社官堤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官堤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官堤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官堤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48勤劳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牌障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属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民有乡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冉庵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明星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勤劳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瓦瓷人民公社勤劳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勤劳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勤劳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勤劳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49钟堰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牌障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属钟祥县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民有乡,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肖店乡;1956年取名钟兴社;1958年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中心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瓦瓷人民公社中心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中心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钟大堰得名钟堰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钟堰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改称石牌镇钟堰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80肖店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牌障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属钟祥县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民有乡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肖店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肖店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五星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瓦瓷人民公社肖店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肖店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肖店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属石牌镇肖店村村民委员会至今。
51洪山观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牌障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属钟祥县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民有乡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肖店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五星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五星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瓦瓷人民公社红星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红星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洪山观得名洪山观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洪山观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石牌镇洪山观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
32八姓庙村
地名由来:
有一寺庙是由八户居民共同修建的,人称八姓庙,20世纪80年代后,将八姓庙作为村名。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牌障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属钟祥县牌屯乡管辖,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民有乡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肖店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边疆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瓦瓷管理区边疆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瓦瓷人民公社边疆大队;
53铜桥村
民国二十五年(1936)属钟祥县第三区(石牌)磐石乡管辖,民国三十年(1941)、民国三十五年(1946)属钟祥县磐石乡管辖,解放后,1950年属钟祥县第六区(石牌)毛集乡管辖,下设生产互助组、初级社;1956年取名押桥社;1958年撤销区制,成立人民公社,改称石牌人民公社毛集管理区先锋大队;1961年撤社建区,改称石牌区皮集人民公社先锋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贺集人民公社皮集管理区先锋大队;1980年以村域内铜桥寺得名铜桥大队;1984年地名普查后命名铜桥村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区建乡(镇),改称贺集乡铜桥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贺集乡撤销整体并入石牌镇,改称石牌镇铜桥村民委员会沿用。
54石牌镇
地名由来:
据《荆门州志》(清乾隆版)第21页记载:“嘉靖十年,改隶承天府(今钟祥市),仍领当阳。国朝改承天为安陆府,荆仍属焉。”明嘉靖十年(1531)名石牌,以石牌东门外的北面—石头牌坊得名石牌市。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石牌镇被确定为湖北省第一批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大豆)。
2014年2月,石牌镇入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明嘉靖十年改名石牌;清朝为石牌市;民国,石牌先后为钟祥县第十区、三区;1949年7月荆钟县撤销,石牌划归钟祥县人民管辖;1950年为钟祥县石牌区;1951年1月区名按数字排列改名为钟祥县第六区;1956年6月撤销区改为石牌农村工作指导组;1957年12月撤销农村工作指导组,恢复区制,石牌仍为第六区;1958年8月撤销区制,改名为石牌人民公社;1961年4月公社(区级)撤销,又恢复区制,石牌区下辖6个小公社;1975年11月25日撤区并社,原石牌区撤销,一分为二,将雨霖、皮集两个小公社划出,组建雨霖人民公社,下余王龙、李集、南湖、瓦瓷四个小公社及石牌镇组建石牌人民公社,原小公社撤销,更名为管理区;1981年12月,经荆州地区行署批准,将雨霖人民公社更名为贺集人民公社;1984年2月撤销区公社改为区制,石牌、贺集改为石牌区、贺集区,原管理区改称乡人民;1987年10月撤销区,改称乡(镇),石牌区撤销,保留石牌镇(原是镇区合一),贺集区改为贺集乡,原区下属乡撤销划为片(区);2001年3月10日,钟祥市行政机构调整,贺集乡撤销,整体并入石牌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电脑版|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钟祥豆香信息服务中心|石牌豆腐论坛 ( 粤ICP备14028104号-1 )

GMT+8, 2024-11-22 09:31 , Processed in 0.046875 second(s), 17 queries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