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棉花采购站的建立及发展
(一)解放前的情况
石牌盛产棉花,经营花纱布生意的较多,民国时期,有刘大顺、张同康等经营棉花、棉纱、土布、蚕丝的花纱、布行六家。石牌东街全部是做布生意的,人们称之为“布街”。一般年景,他们以低价收购棉花三十多万斤,棉纱八万多斤,运往汉口出售,贩回“洋纱”、“洋布”坐地经销。农村土纺土织逐步衰败。
(二)解放后棉花机购设置及发展
解放后棉花机构的设置和隶属关系,经过多次改革和变迁。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二年,由区财粮所统一征收,县花纱布公司调拨结算。
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七年由区供销社代购经营。
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二年,石牌成立棉花采购组,属石牌粮管所领导,采取报帐制,由县粮食局统一核算,
一九六三年,石牌棉花采购组改为石牌棉花采购站,由县供销社领导,收购业务仍采取报帐制,由县棉花经理部统一核算。
一九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由县粮食科领导。
一九七六年又交给县供销社领导。下设石牌、李集棉花采购组。收购季节,即在王龙增设棉花临时收购点。
一九五三年对棉花和棉布实行了计划收购和供应,国家统一经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棉田面积逐年扩大,棉花产量不断
提高。 :
一九五一年棉田面积约三千亩,总产约九万斤。一九八一年,棉田面积扩大到二万三千六百五十九亩,总产一百四十七万五千四百斤,三十年增加了十六点四倍。为了扶持棉花生产,从98
十六四年至一カ八一年平的每年发放棉步预购定全万十万元
一九五一年棉田面积约三千亩,总产约九万斤,一九八一年,棉田面积扩大到二万三千六百五十九亩,总产一百四十七万五千四百斤,三十年增加了十六点四倍。为了扶持棉花生产,从98
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八一年平均每年发放棉花预购定金五十万元。执行了国家规定的棉花统购价格政策,实行了棉花五分(摘、晒、存、轧、售)管理,提高了棉花自然品级,从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八一年,标准皮棉每担单价由八十六点六元提高到一百四十五点八元,加价百分之六十八点三六。短绒价格每担由二十五点二五元,提高到三十五点三三元,加价百分之三十九点九二。历年购销和上调数如下表
(二)仓库设备和管理
随着棉花生产的发展,棉花收购量逐年增加,一九六三年有花仓二十五间,九百平方米,库容量九千担,到一九八一年花仓增加到四十五间,共一千八百平方米。储存量达到一万八千担。广大职工学习管理技术,实行了“四化”、“五无”的管理责任制,即职工思想革命化,管理养护科学化,坚持制度经常化,仓场作业机械化。要求达到无火灾,无盗窃,无霉烂变质,无虫蛀鼠咬,无差错事故。一年两次清仓查库,近几年来基本上杜绝了不应有的仓库损失。现有仓库设备如下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