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飞雪 发表于 2024-7-4 08:17:10

坚实的脚印(邱启鑫著)第六章征途 跟着潮流走

坚实的脚印


跟着潮流走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资文化生活的需要。
在农村就是要改革分配制度,打破平均主义的大锅饭。
1981年初,县委要求农村改革,先办“生产队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摸索经验,再等党中央出台深化改革的政策。
那年,我带着公社经营管理站的几个干部,到皮集管理区公兴三大队四队办试点,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
这个生产队(组)几十户农户,集体共有数百亩耕地,在生产队长(村民小组长)带领下实行联产承包一年,超产粮食20多万斤,这个生产队40多户农民200多人,当年人均比“大锅饭”多分配粮食一千多斤,农民积极性很高。
这个生产队推行“联产承包”,很受农民欢迎,他们说:“联产承包虽说是二锅饭,但比大锅饭我们出工不出力强多了。”我把这个生产队改革分配制度发生的巨大变化,向县委作了汇报,并在全县召开的农村改革工作会上,作了典型发言。
次年,荆州地委在荆州召开全地区公社党委书记参加的三级干部会议。
地委要求县委、公社党委消除搞农村改革是搞“资本主义复辟”的顾虑,解放思想,大胆领导农村改革。解决农村改革存在的“上面引(指党中央),下面望(指农民),中间有根‘抵门杠’(指县和公社二级干部)”的问题。第六章征途
会上认真学习讨论,消除了顾虑。
这次会后,县委明确提出:“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1982年,我和贺集公社党委一班人,分别带领工作组到大队办点。摸索“分田到户”的办法。
开始觉得搞“分田到户”很难,后来和村、组干部一商量,又征求群众意见,困难迎刃而解,办法简便易行。就是以生产队(村民小组)为单位,把水田、早地按好田(水源好、土质肥的高产田)、差田和远田(离农户距离远)、近田分优劣相搭配,让农户抓阄。农民觉得比较合理。
经过一冬一春的工作,全公社25个大队全部实行了“分田到户"责任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短短一年,每个村都增产丰收,户户农民超额完成承包任务。全公社粮食总产6000多万斤,比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增产2000多万斤,人平收入比三中全会前增长1.5倍,八二年贺集公社被县委评为先进单位,这也是对我工作的肯定。
我在任贺集公社党委书记几年间,抓了乡镇企业,取得了一定成效。建起了一座砖瓦厂,办有渔场,磷矿等上十个社办企业。
1983年,用社办企业创造的利润,花资金20多万元,在贺集公社所在地,建起了一座面积1000多平方米800多个座位的影剧院。从此,公社开大会不再蹲露天会场,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也有了活动场所。

1011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坚实的脚印(邱启鑫著)第六章征途 跟着潮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