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古镇(苏祥义著) 饮食文化之十五:蒸笼格子
饮食文化之十五:蒸笼格子发表于2018.9.20. 21:39:53
我住了几十年的衣街,有一家闻名石牌的蒸笼制作世家,邻里皆称其为“孙格子铺”,这家店铺的老者,是一位虔诚的基督信徒。身材短小的老人成天戴着老花眼镜看圣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他老人家的孙子和孙女,都以约翰、保罗、彼得和玛丽亚为小名。四个孙子分别以中华民国为学名,其爱国爱教的精神令人钦佩。
孙家做蒸笼,取材是栋树板,因栋树味香而无毒,可塑性强,其板材经火烤后,很容易圈成圆形的蒸笼。世面上的蒸笼有很多种,家庭一般都用直径一尺五寸左右的,以四五笼一盖为一套。早点摊蒸小笼包子的只有七八寸大小,餐馆和食堂则要一米左右的大蒸笼。不过现在大部分都改用铝合金蒸茏,既闭汽又耐用,但是木蒸笼蒸肉有一股清香,好多家庭还是习惯用木蒸笼。
镇上的人家不论是年节和红白喜事,都非常重视菜肴的品种,讲究色、香、味、形和刀功火候。除注重煎、炸、烹、炒、熘、烩、煨、炖、焖、汆之外,只要是做大事和年节,都有吃蒸笼格子的习俗,且城乡普及,人人爱吃。是家宴和喜宴中必不可少的一门硬菜,当酒宴进入高潮后期,必须端上一笼蒸肉格子。格子要码成园形,以上好的五花肉为主,园形中间放数块排骨,以供不食肥肉者所需。蒸肉也有讲究,首先五花肉要切成长条形,大小薄厚要一致,码格子时要分反正便于下著,刀功好的切出的肉片厚薄长度一致,码成园形后整齐好看,赏心悦目。蒸肉时拌合的大米粉要粗细适宜,太粗了影响美观,太细了则蒸肉蒸菜会粘连,食用不便还影响口味。最关键的是蒸肉必须拌以“金酱”,蒸出的蒸肉肉皮发亮,颜色焦红美观。未拌金酱的蒸肉苍白难看,有的用酱油拌肉者,蒸肉皮色暗,味道也比金酱欠佳。
蒸格子除了五花肉以外,还有一片肉夹一片莲藕,或者夹一片红苕蒸食,别有风味。在猪肉凭票购买的年代中,也有一片肉夹一片馍馍蒸食的。蒸格子的垫底菜也很重要,最好是塌锅子白菜,或者是老南瓜切片后加少许韭菜,更加香甜可口。当五花肉在蒸笼中蒸熟后,肉中间的油被蒸出一部分到垫底的蒸菜中,使蒸肉肥而不腻,又增加了蒸菜的口感,满足不同口味的人群,特别是老年人对酥烂的蒸肉和蒸菜格外喜爱,故而石牌城乡盛行吃蒸笼格子。
在饮酒正酣之际,端上一笼热气腾腾,香味喷喷的蒸笼格子,使宴席更加进入高潮,不饮酒的客人可以上米饭了。又表示宴席上的菜肴已经上齐,所以又称蒸笼格子为“园席”,席面园满了的意思。清朝初期,从浙江到石牌经商的傅家,因为吃苦耐劳,勤俭持家,靠做豆腐发富,挣了一大片家业,石牌人称誉傅家的豆腐店为“水当铺”,是稳赚不赔的行业。传说以前傅家的一个前辈在去世以后,家族本应举办隆重的丧事,由于镇上习俗称老人过世为白喜事,要把丧事当喜事来办,说老人到西天享福去了。傅家有节俭的传统,为了减少开支,在办完丧仪的酬谢宴席中,把自家加工的千张皮子夹在肉中,即两片肉中间夹两张大小一致的千张,码在蒸笼格子中蒸。待这种格子端上酒席时,客人们下著夹起蒸肉和豆皮,吃后都连声称赞,带点筋拽的千张被猪油浸蒸后,吃着别有一番滋味,特别爽口。傅家这少买鲜肉,夹上自产滞销的千张的节俭之举,竟然歪打正着,推出了一味新菜肴一豆皮格子。加上豆腐与都福偕音,席间大家都分享了老人的福气,豆腐格子就逐渐流传开来,久而久之这种格子就成了白喜事的专用菜肴,在石牌城乡形成了独特的习俗。要是有人在请客的时候,在蒸笼格子的肉中夹了豆皮,那可是大不敬,有咀咒老辈和客人的嫌疑,要当场受到遣责,甚至挨骂遭打。石牌的这个历史乡俗,一直传承到现在,无人敢轻易违背。
(石牌豆腐论坛申明:版权作品,仅供查阅,请勿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