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志 (1982年官方正式版本)第三十四章第三节古建筑
第三节古建筑我社历史悠久,古建筑多,分布广,根据调查材料统计,寺庙就有三十四座。分布在石牌镇的有:凤台寺,上真观、观音堂、圣人殿、文庙、雷祖殿、白衣庵、准堤庵、广嗣庵、泰 山庙、药王庙、上杨泗庙、下杨泗庙、关帝庙、水府庙;分布在王龙管理区的有:东岳庙、百户庙、鲁庙、真武庙、余庙、万寿寺;分布在李集管理区的有,泰山庙、祖师殿、余剩寺、关宙;分布在南湖管里区的有:殷涤庙、祖师殿;分布在瓦瓷管理区的有·洪山观、八姓宙、火神庙、风景寺、冉庵宙、林景寺、林山观等。由于历年久远,时事变迁,古建筑物失修,部分栋宇摧拆倒塌,部分遭兵燹战乱毁坏,所存无几,现仅存的有关帝庙戏楼一座,并就有文字记载的择其重点分述于下:
关帝庙古戏楼(在石牌高中内):创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一一五十六年(公元1714-1717年),重修于清乾螽丁酉萄月(公元1777年9月)。楼高九米,长十二米,宽九米,面积约一百一十平方米,前后两重,单澹歌山顶。上面用琉璃瓦覆盖溇顶,闪光翟眼,下面用石柱子顶托楼身,坚实牢靠;飞廊四周,斗拱建筑,雕巧玲珑,备极工致,从创建到现在,历时三百多年,虽多次 经过兵燹浩劫,风雨摧残,但整个建筑结构,还是完好的。若加以修有,仍可恢复原貌。现戏楼的石柱上还有一幅字迹清晰的对联:“似浪麟经善恶收场分滚钺;差怍凤目笙歌震响叶琅璈。”
在戏楼的进口处,原有三米高的屏墙,屏墙的园门上,书有醒目的“正气凌霄,威震华夏,德配天地,道贯古今”的十六个大字横帜;戏楼门口,有石狮一对,雄踞两旁;戏楼的正面,与关帝庙相对,是一片广阔泊的场地,可容观众千余人;场地两侧,围有院墙。从清乾隆以来,外地来此演出的名班,仅就有文字记载的,计有二十多个。现戏楼已列入县文物保护单位保护.
崇果寺:崇果寺又名凤台寺,兴于唐宋,现已毁,遗址在现供销社和石牌小学院内。据《锺祥县志》记载:“崇果寺在石牌,创于唐,盛于宋,皇祐辛卯浴佛日,凤凰集此,僧果日盛加崇饰,徽宗时,建遣大臣冯机修饰,明隆庆间,邑人王东湖、曾光、邓学谦、李天明重建,清牵正九年,邓裔庠生珆珍,李声悦同肖冰士复新之,寺内有铜佛多尊,现移救济院保存。”
文星阁:文星阁又名魁星楼。清嘉庆戊辰年(公元1808年)建,楼高三层计五丈余,六角亭式,每角均系有铜铃,稍有风动,发出铿常悦耳之声。阁上层有魁星点斗塑像,历来为人们喜游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被日机炸毁。
上真观:上真观遗址在石牌小学东北角。创建于明武宗正德年间,原名上真堂,明世宗嘉靖时,郡守沈瀚如驻跸石牌,更名为上真观。清乾隆间,里人胡靖国增修旁轩,后吴晟、吴昆鼎新后殿,祀文昌楼上。
·荆台书院:荆台书院曾先后改名凤台书院和鄂城书院。原址在现石牌高中院内,日本侵略军侵占石牌时拆毁。据《锺祥县志》记载:“清顺治五年,荆西道石凤台修学府。”
泰山庙:创建于清初,遗址在现粮管所后面。据清康熙五十八年《重修崇果寺碑记》载:“曾氏曾祖西溪重修后寺,构造东194
岳大殿(即泰山庙)……。”庙东有一棵古皂角树,紧靠河边,来往行船背纤把树勒了一条痕迹。这棵古树被国民党第三区署锯去做了仓库。庙宇于民国十五年烧毁。岳大段(即泰山庙)……。”庙东有一棵古皂角树,紧靠河边,来往行船背纤把树勒了一条痕迹。这棵古树被国民党第三区署锯去做了仓库。庙宇于民国十五年烧毁。
陕西会馆:现已拆毁,遗址在今石牌粮管所内。宝塔:原址在镇西南角肖堤内,一九五八年拆除。
吴家祠堂:原址在镇西一里处,日本侵略军侵占期间拆毁.崇德亭:原址在石牌小学内,一九六四年拆除。
王家大桥:在石牌镇北一里许。清康熙中,邑绅王作楫建,光者中改为三孔石拱桥,原为石牌通往锺祥的大桥,后因公路改道,于一九七一年拆毁。
古稀乔:在石牌滇西三里。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里人陈万殊建。万殊年七十,移称多资建,故名。桥已毁。
(石牌豆腐论坛申明:版权作品,仅供查阅,请勿转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