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飞雪 发表于 2024-4-7 09:17:17

石牌志 (1982年官方正式版本)第二十九章 教育

第二十九章教育

我社办教育的历史,可上溯至清顺冶五年(公元1648年)“荆西道在凤台修学府”,“改明大监守备署为试院”。清末废科举,始在石牌镇创办书院,新学由此有发。
民国初年,改书院为官办学校,乡村多设私塾。抗日战争胜利后,石牌镇办有一所中心国民学校,李集办有一所分校,瓦瓷办有一所乡小。
解放后,党和人民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一九四八年至一九四九年,人民在全区范围内,先后接管了石牌镇中心国民学校和乡村小学,收回了教育领导仅,建立了新民主主义教育制度,为创建和发展土会主义教育事业准备了条件。一九五三年,通过整顿,我比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小学发展到十二所,每所学校规模也相应扩大。一九五八年,贯彻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兴办了农业中学、红专学校,办学形式多样化。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时期,教育事业遭受摧残。江青反革命集团抛出“两个估计”,全盘否定建国十七年来的教育成果,视教师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大批师道尊严,造成师生对立,教育质量下降。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学校教育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落实党对知识分子政策,恢复招生考试制度,教育质量开始回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项、提高”的方针,调整了教育结构,按照教育部颁布的《教学大纲》统编教材进行教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了师生的政治思想工作,教育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第一节教育行政机构设置

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在石牌创办荆台书院,由县署直接领导。
民国初年,设公立小学,由县教育科领导。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设公立小学三所,由县教育科委派校长领导。
一九四一年,日本侵略军占领石牌后,推行奴化教育,石牌隶属荆门县,石牌镇小学名为“荆门县特一区石牌小学”。
一九四五年,光复后,石牌小学为县办中心国民学校。一九四九年,石牌区设文教助理一人。
一九五六年,撤区改为指导组。教育划分为学辅区,学辅区设辅导员一人,会计一人。
一九五七年至一九七四年,区(社)行政机构几经变换,均设文教助理一人,会计一人。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撤区并社,公社设文教组,正、副组长各一人,扫盲干事一人,专职会计一人。此设置一直沿用至今。

第二节普通教育
我社教育历史久远,普通教育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一)清末时期
清朝光站年间,废科举,兴学校。据《钟祥县志》记载:“荆台书院在河西石牌镇,清同、光间,先后建设月课,由县署出题缄封,命礼书持往当地揭示,试卷收齐,仍由礼书包封赉呈县署评阅榜示”。乡村办有私塾,以读《五经》、《四书》为主。

(二)民国时期
民国初年,就荆台书院设立公立小学。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在真武庙办忠了第一所国民高级小学。教师有马卿等三人,学生六十余人,教学内容除《四书》《五经》外,还开设了共和国文、算术、历史、地理、自然等科。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陈庭芬在石牌镇药王庙办起了国民学校。有学生六十人,在此基础上,又发展成为石牌镇中心国民学校,学校规模最大时,有教师十人,学生近四百人。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石牌为第十区,由县主管的小学有三所:第十初小,校址在王龙巷;牌屯乡第一初小,校址在瓦瓷滩:第二短期小学,校址在石牌镇。
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地下人杜邦宪、毛凯、祝敏功、邓祥武、李少白等人在药王庙办了一所“民众学校”,宣传抗日救国,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日本侵略军过襄河,石牌划为荆门特一区,建立了日伪政权。一九四一年,特一区委任陈庭芬为校长,在石牌镇继善社办起了特一区石牌小学,有六个班级,教员八人,学生二百八十多人,
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王居仁任中心国民学校校长,地址在药王庙,有教员十一人,六个班级,学生四百余人。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襄西诸乡镇联合办起了一所中学。石牌古有刺台之称,故命名为“荆台中学”,校址在陕西会馆,招收两个初中班,学生来自襄西诸乡,共八十一人,一九四七年底,荆台中学停办。
同年(公元1947年)春,由石牌商会发起,在石牌镇关帝庙内,办了一所石牌镇私立崇实小学,由郭介立任校长,有教职工十人,分六个班级授课,学生三百余人。



(石牌豆腐论坛申明:版权作品,仅供查阅,请勿转载)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牌志 (1982年官方正式版本)第二十九章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