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近年来被曝光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
盘点近年来被曝光的十大食品安全事件 食品安全问题不知从何时开始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无法忽视的一个问题,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问题被曝光在公众的视野内,这从一方面反映了我国食品安全机制的逐步完善,但另一方面,也不禁使我们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商贩肆无忌惮的生产这些严重伤害身体健康的食物难道仅仅是金钱的驱使么 蚊蝇聚集的黑作坊生产的小面包、为使油条更脆口而添加洗衣粉的油条、用大便做的臭豆腐、牛肚小作坊臭气熏天、用劣质陈化米做的米粉、用福尔马林浸泡的鱿鱼……黑作坊食品换上新包装堂而皇之地走入公众视野,摆上货架公开售卖。最近曝光的毒胶囊事件,更是激起了民众对于食品安全的又一轮担忧。跟随小编一起来盘点十年被曝光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引起了哪些蝴蝶效应与反思。 一、2005年海鲜产品体内含有“孔雀石绿” 事件回放: 2005年6月5日,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英国食品标准局在英国一家知名的超市连锁店出售的鲑鱼体内发现 “孔雀石绿”。有关方面将此事迅速通报给欧洲国家所有的食品安全机构,发出食品安全警报。英国食品标准局发布消息说,任何鱼类都不允许含有此类致癌物质,新发现的有机鲑鱼含有孔雀石绿的化学物质是“不可以接受的”。 由此,2005年7月7日,国家农业部办公厅向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发了《关于组织查处“孔雀石绿”等禁用兽药的紧急通知》,在全国范围内严查违法经营、使用“孔雀石绿”的行为。 2005年6月,《河南商报》记者对湖北、河南等地的养鱼场和水产品批发市场进行了调查,辽宁《华商晨报》记者对辽宁的养殖场和鱼药商店的调查结果都表明:在水产品的养殖过程中,很多渔民仍然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鳃霉病、小瓜虫病等;在运输过程中,为了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鱼贩也常使用孔雀石绿。至于卖孔雀石绿的鱼药商店,由于孔雀石绿市场的存在,仍然在买卖孔雀石绿。 2005年11月,继三款“珠江桥牌豆豉鲮鱼罐头”被查出含致癌物孔雀石绿后,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公布的食物最新测试结果显示,“鹰金钱”牌金奖豆豉鲮鱼和甘竹牌豆豉鲮鱼等三个食物样本被查出含有致癌物“孔雀石绿”。 2006年11月17日,上海媒体率先报道了山东产多宝鱼药残超标情况。2007年4月,山东省日照市一养殖企业正式起诉台湾统一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在山东青岛的独资企业青岛统一饲料农牧有限公司生产的饲料产品“孔雀石绿”超标。 最新进展: 为了减少非法添加违禁药物的现象,2013年5月1日,佛山开始试行水产品产地标识准入制,对桂花鱼、生鱼、黄骨鱼三种价格较昂贵的鱼类配上“身份证”,即追溯码,可以查到具体的鱼塘,该规定试行至今,其中有2个月查出鱼类非法添加了孔雀石绿。根据佛山市农业局发布的7月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情况,高明区的2份草鱼样本查出孔雀石绿残留。有统计发现,2013年以来鱼类产品已经4次查出孔雀石绿残留。 “孔雀石绿”危害: 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的副作用。它能溶解很多的锌,引起水生动物急性锌中毒;能引起鱼类的鳃和皮肤上皮细胞轻度炎症,使肾管腔有轻度扩张,肾小管壁细胞的细胞核也扩大:还影响鱼类肠道中的酶,使酶的分泌量减少,从而影响鱼的摄食及生长。美国国家毒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发现,给予小鼠无色孔雀石绿104周,其肝脏肿瘤明显增加。试验还发现,孔雀石绿能引起动物肝、肾、心脏、脾、肺、眼睛、皮肤等脏器和组织中毒。 孔雀石绿具有高残留的副作用。据专家介绍:孔雀石绿一经使用,养殖动物终身残留。虽然在后期的养殖过程中添加维生素类和微量元素可以减少一些,但至今仍无法完全消除。 孔雀石绿具有三致作用。孔雀石绿进入人类或动物机体后,可以通过生物转化,还原代谢成脂溶性的无色孔雀石绿,具有高毒素、高残留和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二、2006年苏丹红鸭蛋又惹祸端 事件回顾: 据央视《每周质量报告》2006年11月12日报道,在北京市场上,一些打着白洋淀“红心”旗号的鸭蛋宣称是在白洋淀水边散养的鸭子吃了小鱼小虾后生成的。但当地养鸭户却表示,这种红心鸭蛋并不是出自白洋淀,正宗白洋淀产的鸭蛋心根本不红,而是呈橘黄色,主要吃玉米(1696,6,%)饲料。据央视随后调查,石家庄平山县、井陉县的一些养鸭户和养鸭基地,在鸭子吃的饲料里添加了一种“红药”,这样生出来的鸭蛋呈现鲜艳的红心,而且加得越多,蛋心就越红。当地人都把这种加了红药的蛋叫“药蛋”,自己从来不吃。经过中国检验检疫科学院食品安全研究所检测,结果发现这些鸭蛋样品里含有偶氮染料苏丹红Ⅳ号,含量最高达到了kg,相当于每公斤鸭蛋里面含有毫克。苏丹红分为Ⅰ、Ⅱ、Ⅲ、Ⅳ号,都是工业染料,有致癌性。苏丹红Ⅳ号颜色更加红艳,常被用来做鞋油、油漆等工业色素,毒性也更大。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苏丹红Ⅳ号列为三类致癌物。 “苏丹红”危害: 英国癌症研究所的一位人员说,与诸如抽烟这样的常见致癌因素相比,苏丹红一号引发的癌症风险是很小的。她说:“人们即使已经吃过列在清单上的食物,也大可不必因此而恐慌。”但按照欧共体的规定要求,进入任何欧共体国家的所有干的、碎的或研磨的辣椒,不能含有苏丹红一号。不能出示证明的相关货物将被扣留,以供采样和分析。口岸和地方政府也要随机提取样品进行检验。一旦发现食品中含有苏丹红一号,必须全部销毁。 苏丹红具有致突变性和致癌性,苏丹红一号在人类肝细胞研究中显现可能致癌的特性。但目前只是在老鼠实验中发现有致癌性,对人体的致癌性还没有明确。苏丹红是一种化工染色剂,在食品中添加的数量微乎其微,就剂量而言,未必足以致癌,市民不必过于恐慌。少量食用不可能致癌,即使食用半年,每次少量食用,引起癌症也没有明确的科学依据。市民不用因为吃了一点就担心致癌。 专家认为,苏丹红一号虽然会增加食用者患癌症的风险,但目前无法确定一个安全度。 三、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奶粉”事件引发公众对于奶制品的质疑 事件回放: 2008年6月28日,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宗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家长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调查,并报告卫生部。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迅速扩大到14名。9月11日,除甘肃省外,中国其他省区都有类似案例发生。 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的产品受到三聚氰胺污染。三聚氰胺是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石。同日晚上,三鹿集团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从市场召回约700吨奶粉产品。 9月13日,卫生部证实,三鹿牌奶粉中含有的三聚氰胺,是不法分子为增加原料奶或奶粉的蛋白含量,而人为加入的。三鹿毒奶案由2008年12月27日开始在河北开庭研审,2009年1月22日下判。总共有6个婴孩因喝了毒奶死亡,逾30万儿童患病。三鹿停产后已宣告破产。 “三聚氰胺”危害: 三聚氰胺是一种以尿素为原料生产的氮杂环有机化合物,常温下为白色单斜晶体,没有显著异味。目前主要用于木材加工、塑料、涂料、造纸、粘合剂、纺织、皮革、电器、医药、阻燃剂等生产过程中。 动物的毒理学实验表明,以三聚氰胺给小鼠灌胃的方式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灌胃死亡的小鼠输尿管中均有大量晶体蓄积,部分小鼠肾脏被膜有晶体覆盖。以连续加有三聚氰胺饲料喂养动物,进行亚慢性毒性试验,试验动物肾脏中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管腔中出现晶体;而生化指标观察到血清尿素氮(BUN)和肌酐(CRE)逐渐升高。依据以往的动物毒理学实验和当前摄入三聚氰胺污染奶粉婴幼儿的临床表现,三聚氰胺造成患儿多发泌尿系统结石的可能性存在。目前还没有三聚氰胺造成其他组织系统损害的直接证据。 婴幼儿食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 1. 不明原因哭闹,排尿时尤甚,可伴有呕吐; 2. 肉眼或镜下血尿; 3. 急性梗阻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4. 尿中可排出结石,如男婴结石阻塞尿道可表现为尿痛,排尿困难; 5. 可有高血压、水肿、肾区叩击痛。 四、经久不散的“皮革奶”事件彻底摧毁公众对于国产奶的信任 事件回放: 2005年,山东等地曝出在牛奶中添加“皮革水解蛋白”的事件,引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吴仪的重视,曾经大力整顿。当时山东省工商部门至少查获万多件使用水解蛋白的乳制品,有200多家小厂从事这类生产。 2009年3月,浙江省金华市“晨园乳业”又被查出制造“皮革奶”,当场起出3包20公斤装的白色皮革水解蛋白粉末,以及1,300箱受污染的牛奶产品,少数流入市面被回收,山东、山西、河北也发现同类产品。 2010年8月,质检总局再次与农业部等5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开展非法制售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清理整顿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严禁使用皮革蛋白粉等皮革碎料制品作为食品原料,加大打击力度。 2011年2月17日下午一条被广大网友热议的名为《内地“皮革奶粉” 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新闻报道。此报道一经发布,便被纷纷转载,从而迅速地登上了各大商业门户网站的首页。报道中声称,不法商家把皮革废料或动物毛发等物质加以水解提炼成“皮革水解蛋白”,再将其掺入奶粉中,企图以此来提高奶里的蛋白质含量好蒙混过关。 中国乳业几乎已经到了一碰即碎的地步了,受最近盛传的“皮革奶事件”影响,内地消费者对于奶粉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对于国产奶粉的信心明显不足。2011年2月27日,中央电视台《国产奶粉的“危”与“机”》节目调查显示,有七成受访者表示不选择国产奶粉。由于消费者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不足,导致大部分超市和专卖店中,进口奶粉的销量都明显好于国产奶粉。显然,这也是国内奶粉业的危机时代,由于皮革奶事件造成人们对奶粉业的二度恐慌,国产奶粉和整个乳制品行业正在经受的煎熬实际是重建公共信任的高成本付出。 “皮革奶”危害: 皮革奶的主要添加物:皮革水解蛋白粉是利用皮革下脚料甚至动物毛发等物质(类似于又粘又稠半透明状液体),经水解而生成的一种粉状物。因其氨基酸、明胶或者说蛋白含量较高,故人们称之为“皮革水解蛋白粉”。 严格来说“皮革水解蛋白粉”对人体健康并无伤害,其前提条件是所用皮革必须是未经糅制、染色等人工加工处理过的。然而,这样的“皮革水解蛋白粉”是不存在的,因为经过糅制、染色等人工加工处理过的皮革比直接制作成“蛋白粉”利润要高得多,因而“皮革水解蛋白粉”多用皮革厂制作服装、皮鞋后的下脚料来生产,自然这种“蛋白粉”中混进了大量皮革糅制、染色过程中添加进来的重铬酸钾(可用来检验酒精浓度)和重铬酸钠等有毒物质。如果长期食用含有“皮革水解蛋白粉”的食物,“铬”重金属离子便会被人体吸收,积累于骨骼之中,长期积累便会中毒,使人体关节疏松肿大,甚至造成儿童死亡。 因为“皮革水解蛋白粉”有毒,一般仅用于动物饲料添加使用。皮革水解物主要添加的食品是乳与乳制品及含乳饮料,作用是增加蛋白质含量,便于通过检测。 五、2010年“地沟油”事件引发社会震荡 事件回放: 2010年3月19日,地沟油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2011年10月,金华市苏梦乡村民经常闻到附近很臭很臭的味道。传出恶臭的院子位于金华市婺城区一个城乡接合部。 警方调查发现院子门口堆放了大量空油桶,地上油迹斑斑,而这难闻的味道也很像是熬制泔水加工地沟油的味道,警方调查发现现场没有泔水,只有成堆的油脂块,这些油一部分来自于附近的另一个油脂加工点。这些油脂的来源主要由屠宰场的废弃物压榨而成,主要包括猪、牛、羊屠宰以后内脏的一些膈膜,以及猪皮、牛皮、羊皮上刮下的碎末,还有一些就是时间存放长不能吃的变质动物内脏。 在随后的调查中,警方发现,这种新型地沟油的窝点不止一家,还有一些分布于当地的个体熬油户,他们熬制出来的动物油都是由李卫坚统一收购。同样原料也是来自于屠宰场的废弃物。 新型地沟油很大一部分被销售到了安徽、上海、江苏、重庆等地的一些油脂公司,并最终进入到了食品领域。这些地沟油主要是销往食品油加工企业,制成食品和火锅底料等。 “地沟油”危害: 消化不良:地沟油中有很多种毒性很重的物质,砷就是其中之一,如果食用一定量了,一般就会出现头痛头晕乏力等,更多的是严重影响消化道疾病导致消化系统紊乱 腹泻:一般的地沟油都是从排污水道里提炼出来的,也有炼制烂动物肉及烂的动物内脏得到的,这就注定了地沟油是没有卫生可言的,甚至油里面的有毒微生物都是数以万计的,吃了这样的油能不腹泻才怪了 腹痛:地沟油中含有各种各样的洗涤剂和化学清洗物质,所以地沟油中铅的含量是惊人的高,那些黑心作坊根本不知道怎么去净化地沟油,反而会增加很多其他的化学物质,铅进入体内后会引起腹部绞痛及贫血,严重的会铅中毒损肝脏功能 致癌:从地沟油的来源分析,一般都是来源于酒店餐馆的排污道,这里面含有黄曲霉素和苯并芘,黄曲霉素的毒性比砒霜高100倍还多,极易导致脏器的癌变,如肠癌胃癌肾癌肝癌乳癌卵巢癌等。 六、2011年“瘦肉精”事件致使公众对肉制品需求的减少 事件回放: 2011年3月15日 央视3·15特别节目曝光,双汇宣称“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但猪肉不检测“瘦肉精”。河南孟州等地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有毒生猪,顺利卖到双汇集团旗下公司。而该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遭曝光后,因流入含有“瘦肉精”生猪的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已经被停产整顿,紧急召回涉案的肉制品和冷鲜肉,估计全部直接和间接损失将会超过100亿元,甚至可能接近200亿元。相关涉案人员也收到了法律的制裁。该公司采购部业务主管承认,他们厂的确在收购添加“瘦肉精”养殖的所谓“加精”猪。“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把“瘦肉精”添加到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的瘦肉量。 瘦肉精产销利益链: 生产商:成本每公斤1000元,售价为每公斤1200元左右。经销商:购进瘦肉精后,以每公斤2200元左右卖给饲料加工商。加工商:每吨猪饲料中加入20克左右瘦肉精,一个加工厂一个月可生产1吨这样的饲料。 “瘦肉精”危害: 国内外的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瘦肉精的主要添加成分盐酸克伦特罗属于非蛋白质激素,耐热,使用后会在猪体组织中形成残留,尤其是在猪的肝脏等内脏器官残留较高,食用后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其主要危害是:出现肌肉振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等症状,特别是对高血压、心脏病、甲亢和前列腺肥大等疾病患者危害更大,严重的可导致死亡。 人类食用含“瘦肉精”的猪肝以上者,常见有恶心、头晕、四肢无力、手颤等中毒症状。含“瘦肉精”的食品对心脏病、高血压患者、老年人的危害更大。 七、2011年台湾公布300多家品牌旗下900多种塑化剂超标的食品名单 事件回放: 2011年6月3日,国家药监局的一则通知,让公众进一步意识到了“塑化剂”的威胁。药监局的通知要求,各地暂停生产销售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两种保健食品,分别为协和牌灵芝孢子粉片和美中清素牌的多种氨基酸片,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这两种产品,要立即下架。 上述两种保健品分别含有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均为卫生部2010年第16号公告中点名的违法食品添加剂。尽管其与中国台湾地区检出的塑化剂(DEHP)略有不同,但同属“塑化剂类”。这也是大陆地区首次在本土产品中查出塑化剂成分。 国家药监局要求,“凡配方中含邻苯二甲酸酯的保健食品,相关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立即暂停生产,对市场上正在销售的产品立即召回,并即时报告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但“塑化剂”阴影,并不仅仅存在于保健食品之中,在药品中亦可能普遍存在。6月6日,北大医学院免疫学系博士王月丹称:“对塑化剂最为滥用的,应该是药品生产企业。”他列举了多款含DEP成分的药品,包括钙片、阿司匹林等常用药。 塑化剂DEP,是药典2010版中允许的药用辅料之一。此次被停产、下架的两款保健品,均在其成分中注明了含塑化剂成分。事实上,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还是药典2010版中规定的药用辅料之一,主要用于药片包衣的增塑剂。因此,上述两款产品才会在成分中明确列示“塑化剂成分”。一家被处罚企业还声称,“大部分药品和保健品的包衣,都广泛使用了这种材料”。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药品生产过程中,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均是片剂薄膜衣和肠溶空心胶囊的常用配方成分,只要是学药剂的专业人员都知道这个知识,大学的药剂学教材上,也能查到相关内容。”塑化剂,主要用于控制药物在肠道中的释放时间,起缓释作用。 “塑化剂”危害: 卫生部2011年6月5日晚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就台湾地区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问答。卫生部指出,塑化剂对健康的影响取决于其摄入量,偶然食用少量受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以60kg体重的成人来讲,世卫组织(WHO)、美国和欧盟分别认为,终身每人每天摄入、和及以下的DEHP是安全的。 DINP的毒性更低,即使每天摄入,也是安全的偶然食用少量的受DEHP或DINP污染的问题食品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 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用白老鼠作进一步研究,发现曾经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的后代以雌性为主,并会影响其正常的排卵;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小三分之二,而精子数量亦大减,反映“塑化剂”毒性属抗雄激素活性,造成内分泌失调,影响其正常生育能力。专家表示,研究可以应用到人类身上,显示长期摄吸“塑化剂”对男性的影响较女性大。台师大研究团队更发现,塑化剂会造成基因毒性,会伤害人类基因,长期食用对心血管疾病危害风险最大,对肝脏和泌尿系统也有很大伤害,而且被毒害之后,还会透过基因遗传给下一代。 八、2012年如坠云雾的老酸奶“工业明胶”事件 事件回放: 2012年4月9日,央视主持人赵普在微博上爆料称,老酸奶很可能是破皮鞋制成。他称,这才是2012年“”晚会重头,可惜没播。 经调查发现,不仅老酸奶,多种果粒酸奶、谷物酸奶,甚至普通酸牛奶中,几乎都含有明胶、琼脂、卡拉胶、果胶等食品增稠剂。 明胶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原料。通常来说,合格的明胶是从动物鲜皮、骨料内提胶,经6道提胶工序后,对提取的明胶进行蒸发、干燥,最后根据多项控制指标进行混合形成成品。 但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更多利润,国内很多厂家用皮革厂经过鞣铬加工后的蓝矾皮的皮革屑,边角料、烂皮革等作为生产原料。 某品牌乳业企业相关负责人曾称,市场上的酸奶分为凝固型和搅拌型,老酸奶属于凝固型,二者在奶源、菌种和发酵时间和生产工艺方面都有不同。不过所遵循的国家标准都一样。老酸奶里面适当添加明胶等食品添加剂,是为了保持其口感和外观,是国家允许使用的。 “工业明胶”危害: 工业明胶是一种从动物的结缔或表皮组织中的胶原部分水解出来的蛋白质。工业明胶中含有的重金属铬会破坏人体骨骼以及造血干细胞,长期服用会导致骨质疏松,严重的会患上癌症。铬对人体健康的这种危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般在两年以上才会显现出来。人体内都存有少量的铬离子,主要是从食物中摄取的三价铬,而工业明胶中所含的六价铬则是强氧化剂,若它进入体内,取代了正常的铬离子,将影响这些正常物质的代谢,而且损伤黏膜,形成溃疡。 专家指出,化工原料中含大量的六价铬和砷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在皮革加工的过程中会渗入皮毛之内,即便用大量的石灰和工业酸冲洗还原也无法完全清除其中的残留。过量的重金属可导致神经系统中毒,出现头晕、失眠、腹泻、皮炎等症状e,且易在肝、肾积累。 九、2013年鸭舌制品含甜蜜素波及奶茶行业 事件回顾: 2013年1月11日,杭州市质监局的稽查队员在加工点内看到,一些加工了一半的鸭舌放在大缸里,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加工好的腊鸡腿已经打包成袋,几个工人正准备往对面的冷库里运。 在加工场外的地上,堆着一捆捆包装纸箱,上面打着“康民”牌腊鸭舌字样,旁边还写着一行“不添加色素及防腐剂”的小字。但就在包装箱的旁边,却放着几袋甜蜜素和亚硝酸钠。 “黑心”老板常用甜蜜素,小心劣质珍珠奶茶因为老板不在,现场的工人也说不清是否过量添加了违禁添加剂,只知道加了这些东西,鸭舌和腊鸡腿颜色好看,吃起来更香。 珍珠奶茶店可谓“遍地开花”。因为这一行业缺少相应的质量标准,一些不正规的店铺出售的劣质珍珠奶茶不仅不含奶,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正宗的'珍珠奶茶'是要加鲜奶的,还要用红茶、白糖等。”一位经营珍珠奶茶多年的业内人士透露,多数所谓的“珍珠奶茶”用奶精、果糖替代奶粉和蔗糖,“奶精不是奶,只是增添饮料的乳香风味。”有些“黑心”老板干脆使用糖精或者甜蜜素,甚至用自来水代替纯净水并添加上色素,制作出粉红的草莓口味奶茶、奶黄的芒果口味奶茶等。记者佯称要开珍珠奶茶店,与一位供货商取得联系。对方称,用“珍珠豆”加奶精、果粉等做奶茶,一杯奶茶的成本差不多5角左右。 “甜蜜素”危害: 甜蜜素的化学名为环己基胺基磺酸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白色结晶粉末状甜味剂。口服在体内无蓄积现象,40%由尿排出,60%由粪便排出。在甜味剂中,甜蜜素的甜味是最低的,仅为庶糖的30~80倍,后苦不明显,热稳定性高,是不被人体吸收的低热能甜味剂。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的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目前世界上对甜蜜素的安全性仍存在争议。像美国、日本等40多个国家是禁止使用甜蜜素作为食品甜味剂,但在中国、欧盟、澳大利亚等80多个国家是允许使用的。在我国,食品添加剂品种的审批、使用范围的限定都有严格的规定。只是一些不法商贩抱存侥幸心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铤而走险,违规违量添加大量食品添加剂。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糖精钠使用量超出正常使用量的14倍。甜蜜素有致癌、致畸作用,多个国家相继全面禁用;我国也对甜蜜素在食品中加入的量做了严格限定饮料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为克/千克。 十、2013年硫磺熏制“毒生姜”推高生姜价格 事件回放: 2013年5月9日,山东潍坊农户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引发全国舆论哗然。而这次曝光则是记者在山东潍坊地区采访时,一次意外的反面查获报道。本来是准备对生姜种植大市,收集素材对潍坊菜蓝子工程作正面的典型报道。没有想到从当地田间,突然发现了剧毒农药包装袋,记者看到这个蓝色包装袋,上面显示神农丹农药。每包重量1公斤,正面印有“严禁用于蔬菜、瓜果”的大字,背面有骷髅标志和红色“剧毒”字样。这一发现让记者大吃一惊,这里竟然还有人明目张胆滥用剧毒农药种植生姜,这可不是一般的小问题,而是涉及众多老百姓的生命安全问题。记者不动声色,在3天的时间里,默默走访了峡山区王家庄街道管辖的10多个村庄,发现这里违规使用神农丹的情况比较普遍。田间地头随处都能看到丢弃的神农丹包装袋,姜农们不是违法偷偷的用,而是成箱成箱地公开使用这种剧毒农药。此报道一出,立即成为一个公共事件。 据悉,神农丹主要成分是一种叫涕灭威的剧毒农药,50毫克就可致一个50公斤重的人死亡。当地农民对神农丹的危害性都心知肚明,使用剧毒农药种出的姜,他们自己根本就不吃。而且当地生产姜本身就有两个标准。一个是出口国外的标准,那是绝对不使用剧毒农药的,因为检测严格骗不了外商。另一个就是国内销售的标准,可以使用剧毒农药,因为国内的检测不严格,当地农民告诉记者,只要找几斤不施农药的姜送去检验,就能拿到农药残留合格的检测报告出来。 “硫磺熏制”危害: 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周志强教授表示,滥用神农丹会造成生姜中农药残留超标,还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2010年媒体报道,使用过神农丹的黄瓜,曾致安徽13人中毒。 1、用硫磺熏制后的生姜具有较强的毒性,如果经常食用,轻者会引起肠胃功能紊乱,出现腹痛、头晕等症状,重者将导致人体相关器官组织慢性衰竭。 2、根据医学专家介绍硫磺是一种金属硫化物,如果渗入到食物中被人食用后,轻度的会出现头昏、眼花、精神分散,全身乏力等症状。 3、若长期食用,严重的会影响人的肝肾功能。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些商贩熏生姜用的硫磺来路不明,其中可能含有杂质和重金属,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更为严重的威胁。 4、如果这种中毒是慢性的,只有身体内的这种毒素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表现出症状。其次,硫磺熏制食品会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容易对人的肠胃造成一定的刺激,如果经常食用这类食品,无疑是在食用慢性毒药。file:///C:/Users/asus/AppData/Local/Temp/ksohtml7284/wps1.jpg
页:
[1]